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娇小的体型 抵抗得住风沙的袭击和沙漠地面的高温——白尾地鸦

生活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0-08-28 09:24:25

白尾地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鸟类,它的外貌特征比较特别,体长约29厘米,全身呈沙褐色,属于体型较小的沙色鸦科鸟类。白尾地鸦头顶、下脸颊、喉部、两翼、尾部中央的羽毛呈黑色或蓝黑色,喙和脚也是黑色的。

由于长期在沙漠环境中生存,白尾地鸦的外貌特征也与沙漠干旱严苛的环境相适应:全身的羽毛呈沙褐色,和环境颜色十分接近,能有效地隐藏自己;嘴峰较长并稍微向下弯曲,便于在沙子中挖掘和埋藏食物;长有鼻孔须,可以有效阻挡风沙吹入鼻孔,这也是白尾地鸦对沙漠环境适应性的典型表现。白尾地鸦不同于其他鸟类,翅膀短而圆,因此飞行能力较弱,一次飞行的最长距离一般不超过500米,很少长距离飞行。但它们的双脚长且强健,极其善于奔跑,常有“大步流星,奔跑如飞”之势。

沙漠荒芜,白尾地鸦在沙漠中生活时何以为生呢?研究表明,白尾地鸦属于杂食性鸟类,它既以昆虫为食,包括金龟子、漠王甲、象甲、伪步行虫、金针虫等“甲壳虫”,也食用植物果实、种子、苇叶、玉米等“素食”。

白尾地鸦大多成对活动,最多时十余只在一起,但一般不集群。它们喜欢在枯胡杨树干上、红柳丛中筑巢,会用干草、枯叶以及一些鸟羽、兽毛铺垫巢穴,呈一个外径约30多厘米、内径约15厘米的杯状。在没有树木的地方,白尾地鸦还会将废弃的鼠类洞穴作为巢穴。由于生活条件艰苦,每对白尾地鸦只能产2至3枚卵。初夏时节,幼鸦破壳而出,在亲鸟的带领下,到树根、土坎或草丛中学习觅食等生存技能。

严酷的生存环境使白尾地鸦练就了“高人一等”的觅食技巧,它们非常善于储藏食物。有科学家在野外考察中发现了白尾地鸦极其特别的储食行为:当它们发现食物时,往往不会第一时间开吃以填饱肚子,而是先搬运和埋藏食物,并且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清理完现场,以免食物被其他动物抢走或被风沙吹走。沙漠中的沙丘常常是流动的,但白尾地鸦丝毫不担心,它们仿佛有一套专用的定位系统,能够准确找到自己储藏的食物。

关于白尾地鸦,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比如它们如何在沙漠中寻找水源、如何以娇小的体型抵抗风沙的袭击以及如何抵抗沙漠地面的高温等。希望随着鸟类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这些秘密能一一解开。

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高级教师李艳芝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