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一年四季为啥冬天最好补?

生活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0-11-09 10:51:39

立冬是冬季第一个节气。所谓“立”,是建立的意思。前些日子,天气总是时冷时热,这是秋冬交际的季节特点。这段时间,气温会逐渐下降,冬天总算是“立”住了。有些气象专家预计,今年冬天会比较寒冷。其实这是好事。

中医看来,“非时之气”,是不相宜的气候变化,比如冬天暖,春天冷,夏天突然大风降温,秋天不凉反燥。这些变幻莫测的天气,最容易让家长措手不及。而且,这些反常气候,最容易滋生“时疫”——即传染性高,容易在区域内小爆发的疾病,常见的,比如流感、流脑,还有很多家长都害怕的手足口病。如果今年冬天比较冷,家长的任务其实轻松很多,给孩子做好防寒,正确进补,很多孩子都能安心过冬。今天,我们聊聊初冬给孩子进补的话题。

一年四季为啥冬天最好补

我们快速简单地理解,冬天最适合给孩子进补的原因有2点:

① 冬天外界环境阴气盛,阳气闭藏,人受外界影响,也会倾向如此。冬天进补,是给体内补阳气,不仅抵御严寒,更补充较匮缺的阳气。

② 中医常说“冬主肾”。冬天,人体的阳气有下降潜藏的趋势,进补的营养也能更顺利向下,往肾中补,更容易被肾储藏。

肾是人体的“大粮仓”,囤积充裕,不仅冬天少生病,来年还能体质好,长得快。

不过,给孩子补之前,不是像成人进补那样,吃补品就好。有经验的老人会说,入冬进补之前要先“引补”。所谓引补,就是调整身体状态,让脏腑在进补前充分“热身”,这是立冬时节家长必须学好做好的养护法。

适合孩子的引补方法有哪些呢?

冬天睡不够的孩子,五脏六腑都没精神补

入秋的时候,我们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等到了冬天,《黄帝内经·素问》指出:“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随着天气变冷,把小懒猪们叫起床越来越难。不妨让孩子多睡半小时,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人们在冬天最好能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

这个时节,夜长昼短,就是为了让万物休憩的时间更多。熟悉我的家长一定常听我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睡眠,始终是孩子最重要的“补品”,即便什么都不做,让孩子休息够了,睡眠质量好,有足够的深度睡眠,孩子的阳气也会比别的孩子健旺。相反,冬天睡不够的孩子,五脏六腑的机能都调动不起来,家长想补,孩子也虚不受补。

立冬补虚前,先让孩子宁心安神

冬季肾经最旺,肾水过亢,心阳的力量就会减弱。这个时节,孩子特别容易出现晚上睡觉不安稳、翻来覆去,甚至哭闹的情况,要继续给孩子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比如之前提到的莲子、百合。饮食上注意不要让孩子吃太咸,太咸对心阳没有好处,更会增加肾的负担。冬天孩子的饮食要点,就是适当减咸增苦。

冬天的天气也是偏干燥的,这段时间,小儿安秋方、秋柠饮依然可以给孩子喝。孩子比较干燥的情况下,秋季立冬前秋柠饮可以每天喝、或隔2天喝;立冬后,就稍微减少喝的频率,可以配合小儿安秋方,每周各喝1次,可以喝到孩子各方面比较正常,能正式进补为止。

如果孩子没有干燥的情况,日常喝秋冬四粥——百合粥、芝麻粥、核桃粥、栗子粥润燥安神、微微小补就足够了。

秋冬四粥

材料:百合10g / 炒黑芝麻15g / 核桃仁15g / ,栗子8颗,以上4种材料选1种,粳米50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3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即可。

功效:润燥安神,补益脾胃。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1~3岁只喝粥水。蚕豆病可服。

最重要的是把脾胃顾护好

孩子进补的前提,仍然是消化状态良好。对孩子来说,“引补”最重要的,就是调理脾胃。

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做好,入冬之后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寒包火”。

这个“寒包火”,就是“既有表寒,又有内热”的情况——所谓热,既有可能是积滞导致的实热,还可能是缺少津液造成的虚热。

等到那时候,孩子常常出现手足心发热、口干、便秘、舌尖红、嗓子疼、嘴唇干、牙龈肿痛等情况。

家长如果疏忽了,没有及时调理,还给孩子大补,感冒、发烧、咳嗽就会一触即发。

防止积食的“引补”食疗有很多,比如上面推荐的小儿安秋方,就有助消化、润燥养心、健脾和胃的功效;还建议每周1次三星汤预防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