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适度的压力或许能让人表现得更好 哪些人容易被焦虑击溃?

生活 来源:羊城晚报      时间:2021-06-28 14:15:38

为何高考当前,总会出现考生连续丢失身份证、忘带身份证等频繁犯下低级错误的情况呢?或许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聊聊“紧张感”,会让你知道如何才能与压力和平相处。

适度的压力能让人表现得更好

即使紧张感带来许多困扰,我们依旧要承认,压力还是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回想一下你经历过的压力很大的场景,是不是会呼吸沉重,心跳得很快,精神高度紧张?人的身体在高压状态下,会释放出远高于平常的能量。

高压状态下,肝脏会分解比平时更多的脂肪和糖,给血液加油;呼吸加深,会为身体导入更多氧气;心跳加速将氧气、脂肪和糖输送到肌肉和大脑;压力荷尔蒙帮助肌肉和大脑更有效地接收和使用能量。通过这些方式,你的压力反应会使你做好准备,应对面前的任何挑战。

这种对压力的应激反应就会使人的注意力与精力得以集中,加快人对压力做出响应的速度。在弱肉强食的形势下,为自己寻得一线生机。也有人认为,这是人类能够在大自然的丛林法则下存活、繁衍下来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甚至可以让人表现得更好。

这项最新研究说明,一点点额外的压力会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大脑思考得更快,反应更加迅速,这时人更容易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紧张感让我们变“笨”?

为何高考当前,总会出现考生连续丢失身份证、忘带身份证等频繁犯下低级错误的情况呢?这是因为,压力会让人的注意力聚焦,如果聚焦在正确的事情上,可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但在压力下,人们只能聚焦在有限的事项中,之所以弄丢身份证,就是因为该事项已超出此人的聚焦范围。

面对应激事件,人类的本能反应是一战、二逃。

这个很容易理解:在原始丛林里,遇到兔子就应该打,遇到老虎就赶紧跑,都是生存需要。但是现代科学对于压力反应有了进一步的新认识,发现除了打跟逃之外,面对过度的压力,还会出现其他两种情况——“三傻、四睡”。所谓的“四睡”,表现为瞌睡多,身体产生了彻底停机的生理跟心理的反应;而“三傻”,也被称为僵死状态,指的是吓傻了,吓蒙了,思维能力急剧下降。这种状况下,就很容易出现“连续丢失身份证、去考场没带身份证”等低功能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强烈的紧张感,突然变“笨”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童年的时候,当发现眼前的困难过于强大时,儿时的我们可能会哭到昏睡,出现所谓的“断片”。这其实是我们在以“僵死”的模式应对压力。成年后,“僵死”的应对机制,至少能让我们感觉自己在压力的情境中“消失”,仿佛痛苦也随之消失了一般,伴随的认知功能下降也在提醒我们应主动调节情绪,以免造成更大的实际损失。

哪些人容易被焦虑击溃?

对考试焦虑的应对方式,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遗传影响的。

有研究表明,左脑额叶更活跃的人会更倾向于积极应对焦虑。因为右脑额叶更活跃的人,在产生心理压力时,体内皮质醇水平会大量升高,使得他们会高估问题的危险程度、更倾向于回避;而左脑额叶更活跃的人皮质醇水平上升较为平缓,他们在面对压力情境时,更愿意去直面问题。额叶的活跃偏向则与基因有关。

研究发现,九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会显示出差异。右脑额叶更活跃的婴儿会在和母亲分开时更加焦虑,而左脑额叶活跃的婴儿会比较平静。而且,这种差异会持续存在,许多右脑额叶更活跃的婴儿在长大后,会更容易感到忧虑和紧张。

虽然人们对焦虑的应对存在遗传差异,但是最大程度决定紧张感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依旧是能力与自信。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实验者SianBeilock让学生们在观众面前进行数学竞赛,并在赛前和赛后,检测学生体内皮质醇的浓度,用来判断学生的压力水平。研究者将学生分成两组——“对自己能力感到自信组”和“对自己能力感到焦虑组”。结果显示,即使两组成员的数学能力客观上是差不多的,但是自信组的学生压力越大、表现得越好;相反,焦虑组的学生压力越大,表现得就越糟糕。

这一实验提醒我们:对自己更自信的人,在面对造成压力的情境时,更容易将压力源看做一种“挑战”而不是“灾难”。

对考生来讲,自信心很大程度上与考前准备休戚相关。所以,做好日常积累,提升应试能力,才是应对压力的黄金法则。

“高能量姿势”可缓解考试焦虑

遭受考前焦虑情绪困扰时,做出“高能量姿势”可以调节心情。

“高能量姿势”是从电影《神奇女侠》里延伸出来的神奇女侠的能量姿势。具体说,就是双腿分开站在地上,然后两只手叉腰放在胯骨上,两个胳膊肘向外打开。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艾米·库迪在2012年的TED演讲中强调,只要保持两分钟这个姿势,就能降低焦虑水平,获得真正的自信。同时你的睾酮水平将会提高20%,这意味着你会更有自信,更愿意冒险。与此同时,你的代表压力的荷尔蒙水平将会降低15%。

除了神奇女侠能量姿势,高能量姿势还有很多,比如双手五指打开,站立的时候整个双臂撑在桌子上;坐满椅子,双腿打开,手臂搭在旁边的椅背上,等等。

除此之外,刻意让自己做出微笑的表情也可以缓和负面情绪。这是因为我们常用生理体验来“激活”心理感觉。

在一项心理学经典实验中,受试者被请到实验室看一些卡通图片,并被要求对卡通图片的好笑程度进行打分。实验者把这些受试者随机地分成两组:一组是用嘴唇含住一支笔,注意不要让笔碰到牙齿;另外一组是用牙齿咬住这支笔,注意不要让嘴唇碰到这支笔。很显然,不论是用嘴唇含住笔,还是用牙齿咬住笔,与受试者判断这些卡通图片是否滑稽好笑,没有任何关系。

但实验结果表明,那些用牙齿咬住笔的人,会认为这些卡通图片更好笑,更有趣;而那些用嘴唇含住笔的人,会认为这些卡通图片完全没有笑点。这是因为当你用嘴唇去含住一支笔时,这个时候,嘴唇是噘起来的,嘴唇噘起来是什么表情?想象一个嘟着嘴的小朋友,他肯定是生气、不高兴的。而当你用牙齿咬住一支笔的时候,这就是在做出一个微笑的表情。所以,当你用牙齿咬住笔的时候,面带微笑的你会更容易认为这些卡通图片更好笑。

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一些应对考试的小技巧。当你过度紧张的时候,不妨用你的牙齿咬住一支笔,这种刻意做出的微笑表情可以让大脑放松,促进更好的临场发挥。(作者:唐义诚)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