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来源:都市快报 时间:2021-07-06 13:59:31
昨天刚刚宣布出梅的杭州,一秒切换到了夏日炎炎的状态,走在室外就一个感觉:热。
大家都想躲在有空调的空间里,可就算有空调,也有感觉热的时候。
在早高峰时间,有网友在橙柿互动上留言,“杭州地铁1号线究竟有没有开空调啊,一大早赶地铁太热了。”
其实,每年到了夏季,关于地铁空调的温度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过。有人喊冷,有人喊热,杭州地铁也做出过改进,可依然众口难调。
昨天下午4点多,我们在地铁凤起路站内做了一个小调查,共询问了 43人。
其中13人觉得地铁列车内太热。
11人觉得太冷了。
7人觉得温度很正常。
8人觉得早晚高峰偏热,平峰期偏冷。
4人觉得比上海、广州的地铁温度好多了。
地铁空调太热派:
“夏旭东_BH5HTK”:早高峰在杭州地铁1号线上就是蒸桑拿。地铁上有温湿度计,上面28℃的气温和70%的相对湿度,按照酷热指数换算,体感已经超过30℃了。
“葱花香菜我都要吧”:之前梅雨季,二号线早上湿度85%。当场热裂开。
“和居居在一起”:的确热,其实主要是人多,现在去临平、大江东、萧山机场、下沙、海宁,都在一条线路上。
“Twentyforyou”:我每次都觉得五号线和蒸桑拿一样。
“夏尛宇丶”:1号线确实挺热的,应该跟人多也有关系吧?
“离骊”:1号线早高峰的时候空调真的感觉不太够,我早上坐得一脸汗,建议可以分时段调整温度。
“AibaCi”:又热又闷 关键还臭。
“Sarahhhhhhh”:何止1号线,有时候4号线也很热,空调打的不够啊。
地铁空调太冷派:
“毛毛有鱼丸也有粗面”:该说不说,五号线上的我快被冻死了。
“樱桃七月”:1号线早上挺冷的啊。
“魔豆diary”:坐1号线我还要穿外套,太冷。
“不不不正经的火柴棍”:早上1号线真的冻死个人。
“夏菇諒”:我经常觉得很冷呢,有几次还带个披肩出来坐地铁,吹得头疼。
“chuy大小姐”:有一说一,5、6号线真的冷,每次坐地铁都会冻得起鸡皮疙瘩,都想抱着朋友取暖。
忽冷忽热派:
“糯米胖胖团子”:看情况吧,有时候上午坐1号线冻感冒,下午就贼热。
“食神没吃饭”:早高峰的时候觉得热,其他时间段就觉得的冷了。
“优优”:我个人觉得温度能接受,但是我带孩子的时候,小孩会喊冷。
很正常派:
“霹雳小螳螂”:你们见过杭州地铁里打伞挡空调风的么?我有幸见过不止一次。我是觉得温度很好。
“徐女神PS经”:7号、6号线空调蛮到位的。
“牛肉汤”:我觉得温度很正常啊,在公共场合,不可能事事都依某个个体的感觉来,在大环境下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觉得冷就带件衣服,觉得热就挪到风口吹风,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杭州地铁目前控制在26℃-27℃
并采用自动温控模式提高舒适度
据了解,地铁车厢温度是根据杭州气候特点,综合车辆设备、本地天气、客流大小等方面因素测算出来的。6-9月,杭州地铁车厢空调制冷时的目标温度为26℃-27℃,但也会根据客流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人多的时候会再开低一点。
车站公共区域温度设定标准:当站台温度大于27℃且站厅温度大于28℃,或湿度大于80%且温度大于26℃时,车站公共区域冷水系统将正常开启,并采用自动温控模式(根据外温和站厅、车厢温度及客流量自动调节温度),使温湿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杭港地铁表示,目前杭州地铁1号线的列车空调以及通风,是在列车研发以及使用中,根据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乘客的舒适性、杭州气象网的天气预报等方面综合考虑的,由于车厢出风口与回风口的位置设置可能会导致车厢内温度略有差异,目前已在空调出风口位置贴有“空调出风口,注意温差”的标识,乘客可跟据自身的乘坐体验选择不同的乘车位置。
对空调冷气敏感的乘客,比如老人、小孩和孕妇,乘坐地铁时,建议避开空调出风口,也可适当带件外套。
而且1号线列车每天出库前,都会根据当天的气象预报,设置好空调温度。室外温度如果高于33度,车厢温度不会高于27 度,以乘客体感舒适温度为主。
5号线列车车厢空调的设计也是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的,每辆列车在出库前,工作人员都会对空调功能进行检查。
5号线列车空调采用变频控制,车厢温度会根据室外气温及载客量自动调节至乘客的体感舒适温度。
而且5号线车厢空调出风口设计有导流板,风向比较分散,不是集中的,比较人性化。
其次,去年下半年完成了空调系统相关软件更新,增加了客室电子屏幕温度显示,方便乘客及维修人员实时准确地了解车厢温度。
因为每个人对空调风力,温度感知度不一样,如果是极个别站在风口的乘客感受到冷,那么建议大家乘坐地铁时带个外套开衫之类的。当然了,如果是整节车厢大多数乘客都觉得温度异常,那么可以记录车厢号及所在位置,拨打杭州地铁服务热线:0571-96600与地铁联系,会安排工作人员查看列车温度是否适宜。
同样的温度下
为啥有时觉得热、有时觉得冷
对比我们的实测结果,温度相差不多,体感却大相径庭,为什么会这样?
咨询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讲师谢文杰,他是这么解答的:
人体感受到的冷暖程度,也就是所谓的体感温度,在同等温度下,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
所以体感是热还是冷,不仅仅要看温度,还要看空气湿度——水比空气导热效果更强。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潮湿的程度,夏天湿度越大越觉得热,冬天湿度越大感觉越冷(南方冬天0℃左右就觉得很冷,而北方0℃感觉不怎么冷,就是这个原因)。
比如同样在30℃,当相对湿度只有50%时,体感温度达到31.1℃,与实际气温相比上升了1.1℃;而当相对湿度达到90%,体感温度飙升至40.6℃,比实际气温高出10.6℃。
人体在室内感觉舒适的最佳相对湿度是49%-51%。
不过,每个人对温度的敏感度差异很大,这和个人体质有关。
在高铁26℃的恒温环境下,有的人觉得很舒服,有的人觉得冷,要盖毯子。
那么,为什么早高峰地铁里更容易觉得热,晚高峰则体感舒适或者冷呢?
首先要看你是怎么赶地铁的。很多人早高峰时非常着急,是快步走或挤公交、骑自行车去换乘的,时间紧还要跑几步。运动的身体加上焦急的心态,对湿度的反应程度会更加明显。
再看早高峰的地铁列车内,人员密集。每个人体都在散发汗液蒸汽,使得密封的车厢里瞬间增大了局部湿度,体感就更闷热了。
而晚高峰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回家,步调相对比较慢,客流量也比早高峰分散。人少了、湿度降低,虽然空调还是那个温度,但体感上就会觉得比早高峰的空调更给力。
这种情况也同样会出现在各类大客流的交通工具或人员集中的地方,例如公交车、大巴车、飞机,以及大办公室、会议室、礼堂等等。
那么,你坐地铁吗?你坐地铁是在哪个时间段?你是觉得冷还是觉得热呢?快来留言说说你的感觉吧。(记者 岳雁)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