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来源:每日商报 时间:2021-08-10 16:20:54
不论古今,麻醉在医学发展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时至今日,社会大众眼中的麻醉依然“非议不断”,总害怕会伤大脑。
浙江医院麻醉手术部副主任卢星坦言,麻醉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手术室内的“幕后英雄”走到了前台,而麻醉也远没有“江湖传言”中的那么可怕。
高龄老人髋部骨折要动刀
麻醉医生来帮忙定手术方案
做过手术的人大概有过这样的困惑:上午医生跟我明确了手术时间,怎么下午又有麻醉医生过来“聊天”,有时候还把手术“聊”延期了?
卢星说,很多人觉得麻醉医生就是打一针的事情,但其实没那么简单,从手术前麻醉医生就已介入了。
前段时间,一名九十多岁的老人因髋部骨折被浙江医院骨科收治入院。骨科医生完善了入院检查后,立即请来了麻醉科医生会诊。
“当时病人被查出了冠心病、中度贫血、糖尿病等基础内科疾病,如果不能在手术期间控制好这些内科疾病,那会大大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麻醉医生的作用,正是评估麻醉手术风险,帮助管理并存的内科疾病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卢星坦言,很多MDT讨论会诊中,麻醉医生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制定手术方案更少不了麻醉医生的参与。
外科治病,麻醉保命
麻醉医生是手术室内的“内科医生”
面对疾病的大多数时候,击垮人的往往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令人绝望的痛。但征服疼痛向来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央视的一档节目《手术两百年》中曾提到,在吸入式全身麻醉技术被普遍应用前,外科医生曾一度只能通过“屠夫式快刀”来尽快完成手术,哪怕速度快如19世纪初的英国外科医生罗伯特·李斯顿,25秒完成一例截肢手术,病人的就医体验也极其不友好,甚至带来死亡。
俗话说,外科治病,麻醉保命,事实也正是如此。
“很多人不知道,麻醉医生被称为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不仅仅负责病人术中的麻醉管理,还要全面监测病人从术前到术后整个生命体征。另外,一旦术中发生险情,比如心脏骤停、休克、肺栓塞等致命情况时,主导抢救的,其实是麻醉医生。”
卢星介绍,随着医学不断发展,人们对舒适化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麻醉医生的工作范围已经从手术室内的临床麻醉延展到手术室外的无痛诊疗,做到最大化地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恐惧。
“现在产房里的无痛分娩,内镜室里的无痛胃肠镜,很多医院开设了疼痛门诊甚至麻醉门诊,都有麻醉医生的身影。”卢星表示。
“江湖传言”要一分为二看待
麻醉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但即使是现在,一提到麻醉,大多数人依然觉得,麻醉能不打就不打吧,毕竟“打麻醉对大脑不好吧?”“麻醉打在腰上,以后会经常腰痛嘛?”“就因为上次打麻药,我才记忆力下降!”
卢星认为,恐惧往往来源于对事物的未知。对于麻醉,目前多项临床试验表明,3岁以下儿童单次、短暂的接触麻醉对神经系统发育无明显影响。若进行多次或长时间(大于3小时)的麻醉,有可能会对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带来影响,但目前临床上尚无定论,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手术麻醉后(不论全麻或半身麻醉),则有少部分患者有可能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若是正确合理使用麻醉方式和麻醉剂量,几乎不会有影响。
“很多人会因为手术接受过麻醉,就会觉得自己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这个锅其实不该麻醉来背。首先,手术本身是一种不得不进行的伤害,麻醉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若无麻醉,疾病带来的健康威胁要远远大得多。”卢星还表示,人的记忆力随年龄增长而减弱,就好像一条缓缓下滑的曲线。手术可能会造成短时内记忆力突然下降,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记忆力的减退曲线又会回到正常状态,继续缓缓下滑。
此外,如今的麻醉药物发展已非常好,副作用都比较小,而且代谢速度比较快。比如无痛内镜使用的麻醉药物快则十多分钟,慢则几小时就能代谢。即使是手术的全身麻醉,也能在24-48小时内完成代谢。
因此,我们并不需要担心麻醉药物会过度残留,也不必对麻醉始终抱有恐惧,该治病的时候就得治,不能因噎废食。(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郭俊)
上一篇:最常碰到的健康问题“肚子疼”你碰到过吗 出现肚子痛怎么区别判断?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