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汉文帝问须发皆白的冯唐 为何还是一个小小的郎官?

生活 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22-04-20 11:01:51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反复告诫他的弟子们“过则勿惮改”,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并做到这一点。在孔子的影响下,后世无论治学还是修身,都主动追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种内省精神,在古代即使贵为皇帝,也都极为看重。比如汉文帝刘恒、明太祖朱元璋,都有说错话做错事后及时悔悟补救的故事。

在汉文帝的这个故事中,另一个主角是低阶官员冯唐。冯唐敢于直指皇帝的过失,皇帝的情绪由愤怒而转为赞许,由此体现对明君和诤臣的双重嘉许。明代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对此有很精彩的描述。当然了,话本毕竟不是正史,里面的故事按民间说书人的路数来写,免不了有很多道听途说、夸张附会的成分,但读起来倒是十分热闹。

书中写道:汉文帝时,匈奴寇边,汉将云中太守魏尚善于用兵,屡败匈奴,威震边境。文帝令仇太尉前往劳军。仇太尉趁机欲索取厚礼,被魏尚拒绝。魏尚还反唇相讥:“天子为王事而来,彼为私心而来。”仇太尉挟恨不辞而别,回到皇帝面前诬告魏尚。文帝听信谗言,免魏尚太守职,并命人将其长枷下狱。匈奴闻知魏尚已非边境守将,肆无忌惮地入境侵扰。

为鼓舞士气,汉文帝亲往慰问驻防的军队,在香火院住宿时,巧遇担任中郎署长的冯唐。汉文帝问须发皆白的冯唐,这么大年纪为何还是一个小小的郎官?冯唐答,我是个儒生文人,在秦朝时,正好赶上焚书坑儒。到了汉朝,先皇更喜欢武将,也没机会获得擢拔。如今幸运遇到圣主临朝,崇儒重道,机会来了,但是我已经年过八十岁,没有合适的职位可以出任了。汉文帝听到这里,一时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你这老头,奈何如此之命薄!”

香火院廊壁上有人物画像,画的都是前代功臣。因为当朝正面临匈奴侵扰而夙夜不安,汉文帝一下子来了兴趣。看到赵国名将廉颇、李牧的画像后,汉文帝说:“我以前在代州的时候,听说赵将李齐打仗非常勇猛,我印象非常深刻,一直记着这个人,李齐与廉颇、李牧相比如何?”冯唐直率地回答:“与廉颇、李牧相比,李齐相差甚远,恐怕十不及其一。”汉文帝感慨,“我常读《史记》,也知道廉颇、李牧善于用兵,要是现在我有廉颇、李牧这样的良将,又何须担忧匈奴!”想不到,冯唐听了汉文帝这话,直接怼过去:“恕我直言,就是现在有廉颇、李牧,陛下也不能善用之。”

汉文帝闻言大怒,拂袖而去。众人议论纷纷,指着冯唐说:你这么大年纪,说话还没个分寸,此番肯定是老命不保了。冯唐倒是没当回事儿,神色自若。

过了一阵儿,汉文帝感觉有点后悔了,命人召来冯唐,并责怪他说:“我虽不圣明,但你怎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挖苦我?”冯唐赶紧告罪:“我就是一个山野村夫,不懂忌讳,误触天威,罪该万剐。”汉文帝这才消了气,问他,“你为什么说我即使有廉颇、李牧也不能善用?”冯唐回答,以前皇帝以隆重的礼节拜将,主要是明确赋予大将权威,而大将在外带兵打仗,所有事情可以自主管理,这是对大将的充分信任。李牧在赵国为将时就是如此,因他威名远扬,周围国家轻易不敢侵犯。后来,赵王因谗言杀掉李牧,赵国很快也就灭亡了。

铺垫到这里,冯唐话锋一转,开始为魏尚仗义执言。他说,魏尚为云中太守,善于用兵,又善于调动士卒积极性,三军用命,屡获大胜,所以,匈奴“不敢正眼而觑视中原”。现在,陛下法度不明,赏太轻,罚太重。魏尚本是国之柱石,陛下听信谗佞之言,罢其官爵,夺其军权,下狱问罪,才导致匈奴长驱大进。因此可以推知,陛下即使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大将也必不能用。

汉文帝被冯唐一番直言警醒,感叹“非卿所奏,则寡人遭万世之骂名”。于是,一面命人抓囚仇太尉,一面令冯唐持符节前往云中,赦免魏尚之罪,复其大将之职。

冯唐的故事,在《史记》中也有记载。与《清平山堂话本》对照一下,二者主要区别有三点:一是,《史记》中关于冯唐的记载,主体内容放在冯唐对“文帝即使有廉颇与李牧也不能用”的阐述上,整个描述也比话本平实得多。二是,《史记》点明了魏尚被免职下狱的真正原因,即“坐上功首虏差六级”,也就是说,魏尚虚报斩获敌人首级6个,有虚报战功之罪;话本虚构出仇太尉劳军索贿的情节,为了让矛盾冲突更加戏剧化,也让魏尚这一形象更具悲剧色彩。三是,《史记》还记载了之后冯唐的大致经历,“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可见,到汉武帝时,冯唐又被举荐,可惜他已经九十多岁了,实在无法再外出做官,只好让他的儿子代替了。

冯唐前期仕途坎坷,后来虽然也算是官运亨通,但毕竟年纪大了,难免会让人为他生出岁月蹉跎之叹。他后来虽然年事渐高,但得遇明君而屡获封赏,又成了一个很励志的故事,极易让那些一时失意者心有戚戚,生出对明君圣王的美好期待。王勃写《滕王阁序》时,联系到自己的处境,曾深深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苏东坡在密州时,曾豪爽地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一句“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把自己虽已年高犹然奋进的理想和抱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说起来,在明太祖朱元璋身上也发生过一个类似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另一个主角叫茹太素。按《明史》记载,茹太素“洪武三年乡举,上书称旨,授监察御史”,可见,其文笔还是相当出色的。茹太素的职位也不断获得提升,“(洪武)六年擢四川按察使,以平允称。七年五月召为刑部侍郎。”从这里看,他为人处事比较高明,以“平允”而为人称道。在这个职位上,他曾上书朱元璋,建言增加磨勘司官吏数量等,“帝皆从之”,也能看出他是比较受皇帝信任的。

茹太素因为一个奏折写得太啰唆,被朱元璋叫过来狠狠打了一顿。《明史》记载,洪武八年,“(茹太素)陈时务累万言。太祖令中书郎王敏诵而听之。中言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言多忤触。帝怒,召太素面诘,杖于朝。”其实,引发朱元璋发怒的更直接原因,并非“言多忤触”,而是“累万言”。也就是说,茹太素挨的这顿打,首先还是奏折太长引起的。一个奏折洋洋万言,实在是太长了。按明《礼部志稿》等记载,这篇奏折达17000余字,写到6000多字尚未切入正题,还剩1000多字时仍然没提出重点来。朱元璋自己都不愿意读,所以才找人念了听。听到16000字的时候,还没听出个所以然,他忍无可忍,怒斥“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于是,茹太素这顿揍就难免了。

毕竟没听完,朱元璋想想不妥,第二天,又命人来到宫中,把奏折剩下的内容读完,结果“得其可行者四事”。朱元璋由此感叹,“为君难,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情事。文词太多,便至熒听。太素所言,五百余言可尽耳”。朱元璋认为,茹太素的奏折,确实是言之有物,而且有四个建议是可行的,但废话太多,五百字足够了。发生了这件事之后,朱元璋特别下令制定文书格式,要求大臣上奏折一定要避免长篇累牍和废话。皇帝日理万机,哪有时间去看去听那么多废话。

就拿这两件事来说,两位皇帝皆算有小过,并没有误了真正的大事。倒是两位臣属过失更大一些,一则言语过于直切,说话未留余地;一则行文过于啰唆,奏折不得要领。想来他们也都能从亲身经历中吸取教训,同样的过失不敢或不愿再犯。事实上,改过很不容易,每一次闻过则改,都是一次离开暂时舒适区的极大挑战。

标签: 须发皆白 上书朱元璋 虚词失实 巧文乱真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