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法律

如何让孩子更专注 实现高效学习?

生活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4-09-02 18:14:04

注意力是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它与人的认知能力、动作技能、表征技能、自我控制能力等息息相关,注意力比智商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最终成就

如何让孩子更专注 实现高效学习?

上课走神,小动作不断,做作业时不专心,甚至借查资料之便聊天、打游戏……孩子表面上在听课、在学习,实际上人在曹营心在汉,任凭思绪遨游。

新学期开学,家长的关注点又集中在了孩子的学习上。而一些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问题令家长头疼不已,以至于控制不住对他们发火,家里“鸡飞狗跳”。

注意力是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研究表明,它与人的认知能力、动作技能、表征技能、自我控制能力等息息相关,不但会对孩子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影响到其未来的工作成就、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关乎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研究中发现,注意力比智商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最终成就。

那么,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没有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认识注意力更好地了解孩子

根据心理学的解释,注意力是指人将心理资源集中在一定的事物或信息上,它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边玉芳解释说:“人的注意力发展水平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注意力的稳定性,即人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上的时间;二是注意力的广度,即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也称注意的范围;三是注意力的分配,它取决于人同时进行的若干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及对活动的熟悉程度等;四是注意力的转移,指人在从事一件事后是否能快速进入下一件事,或在做事被打断后能否很快回归到原来的事情上。”边玉芳进一步说明,注意力的广度,受孩子注意对象的特点和自身经验的影响。孩子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注意的范围也就越大。同时,知识经验越丰富,对注意对象越熟悉,注意的广度也越大。

我们通常说的注意力,在脑科学中被称作“有意注意”。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有限,其注意力的时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实验表明:通常,两三岁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最多持续两三分钟;四岁的孩子能持续5分钟左右;到了五六岁,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也不超过15分钟,因此,学龄前儿童总给人“坐不住”的感觉;7~10岁的孩子可以连续集中注意力20分钟左右;10~12岁孩子注意力集中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的孩子才可以维持30分钟左右。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邢淑芬表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发现,3~7岁是培养儿童注意力的黄金期。

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注意力。与以往相比,当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也似乎更严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认为,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其一,剖腹产的孩子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挤压,前庭平衡觉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而前庭平衡觉与人体的感统协调、注意能力息息相关。其二,玩具过多会缩短孩子的专注时间,影响注意力。其三,孩子摄入过多饮料,尤其是橙汁类饮料中含有的酒石黄类物质容易引起兴奋,会对注意力造成影响。其四,父母打扰,如孩子玩玩具或看书学习时家长送吃送喝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另外,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

培养注意力有章可循

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力,需要经过训练,它是长期努力的结果。

安排合理的注意时长和内容

孩子维持其注意力时长受大脑发育的影响。对此,边玉芳表示:“家长应根据孩子注意力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出适当要求,超出孩子维持注意力时长的要求,孩子很难达到。家长要理解孩子,避免过度责骂。同时,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例如,低年级孩子持续学习20分钟后需要休息一会儿。”

边玉芳特别说明,孩子以“无意注意”为主,易受干扰。心理学研究发现,即使7~10岁的儿童也不能很好地过滤掉那些对当前任务有干扰的刺激,专心于当前的任务。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仍较弱,一心二用较为困难,很容易顾此失彼。所以,家长应鼓励孩子同一时间做一件事情,此过程中家长不发出另外的指令,逐渐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

从兴趣入手 帮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孩子好奇心强,总会提出“为什么”。家长要随时捕捉孩子的兴奋点,激发其学习兴趣。邢淑芬说:“家长可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并能引起其学习兴趣的材料,推动孩子不断深入学习。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家长应及时鼓励并引导他积极应对,帮助他获得成功的经验,从而提高孩子的兴趣,培养其注意力。”

边玉芳认为,生活实例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好教材。比如,借助手机短信、上网聊天的形式,让孩子通过打字学习拼音;在学习利率知识时,家长将银行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利率告诉孩子,让他决定自己的压岁钱应该如何处理;晚上散步时,问问孩子“为什么月亮有时是圆圆的,有时是弯弯的”;让孩子给别人找错,包括找错别字、计算错误……这些时候,孩子的注意力程度往往是非常高的。

在边玉芳看来,家长引导孩子做好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是培养其注意力的保证。研究表明,疲劳会加速注意力衰退。孩子在高度集中注意力20~35分钟后,开始出现注意力衰退现象,而最初的15分钟注意力衰退的速度最快。另外,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孩子在高度集中注意力40分钟后也需要短暂休息,或者用“无意注意”如看有趣的东西取代。

边玉芳说:“不同的孩子一天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不同,家长要按照孩子注意力的特点合理安排,提高其学习效率,塑造他的注意力日周期节律。比如,跟孩子一起构想学习计划,制订时间表,哪个时间段学习什么科目,或进行相对有趣的学习任务。一段时间后孩子形成习惯,到了某个时间段,注意力就比较容易集中。

张梅玲表示,家长应尽早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到了中学阶段把孩子的兴趣逐渐转变为志趣和责任,这也是父母的重要责任。

排除各种干扰因素

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给他一个安静、和谐、独处的空间,减少干扰因素,确保他能够看书学习或专心做事。比如,让孩子关起门来自己玩、做手工或写作业,家长不大声喧哗,不制造噪音,关掉电视。空间内要尽量整洁、干净、有条理,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给孩子玩具限定在一两种,过多的玩具会破坏孩子游戏的专注度。

边玉芳提醒,在孩子游戏、活动时,家长不过度关心、问长问短,不催促,给孩子留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应减少唠叨。在孩子认真学习或思考时,家长要避免因不放心而频繁进入房间查看,这些行为都会导致孩子专注的时间更短,并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再次进入状态。

善始善终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训练孩子的“有意注意”,应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善始善终。在孩子完成后,家长及时表扬,使之养成好习惯。也可以列表格,标明当天要完成的事项,当日事当日毕,让孩子具备目标感。家长还可以提醒孩子每节课前对自己说“我要集中精力听讲,当堂消化”,通过语言强化自己。

张梅玲认为,注意力与自控力密切相关,父母帮孩子从小形成“等一等”的概念。比如,妈妈去上班,告诉孩子:“等一等,天黑了妈妈就会回来”;出差前跟孩子说:“等一等,妈妈出差,三天后回来。”学会等待是孩子养成自控能力的基础,控制好内部和外部的干扰,才能专注于需要完成的事情。

对于学习时总有小动作的孩子,张梅玲建议家长在他的书桌上粘贴“管住你的手”的标牌。这种书面告诫能起到强化训练的作用,让孩子自觉控制行为。

在有限的时间内,孩子往往做事效率高,家长可以跟孩子约定完成一件事的时间。比如,15分钟内拼好七巧板,孩子想完成就必须集中注意力。长时间用这个方法,还能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也可以跟孩子玩“自我约束力”游戏,帮助他增强多种刺激下的自我约束力,而自制力的提高会大大促进“有意注意”的发展。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